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探索与思考

发布日期:2023-10-30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枫桥经验”教研室字号:[ ]


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探索与思考

——深圳坪山人大积极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 


深圳市坪山区人大常委会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进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的新时代,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和民 意机关的人大,如何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代表人民依法行权,主动参与社会治理,坚持和发展“枫桥 经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是摆在地方人大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拟着眼新时代社会治理大局,从研究“枫桥经验”入手,系统梳理坪山人大创新发展新时代社会治理“枫桥经验”的有益探索,在此基础上提出基层人大参与社会治理、助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若干建议。


一、“枫桥经验”的形成与发展 


探究“枫桥经验”在浙江诸暨的起源、实践和发展,把握新时代“枫桥 经验”的精神内涵,对当下着力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提升基层社会治 理水平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和现实样本意义。

“枫桥经验”起源于 20 世纪 60 年代,基本精神概括为“发动和依靠群众,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过去五十多年来,针对基层社会治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诸暨以德治涵养文明建设,以法治夯实社会治理根基,以自治激发社会活力,探索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努力打造“枫桥经验”升级版,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顺应新时期的新变化、新特点和新趋势,国家治理手段逐步由社会管制、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型。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治理理念重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共建是基础,共治是关键,共享是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充分认识“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的重要意义,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紧紧扭住做好群众工作这条主线,创新群众工作方法,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由此,新时代“枫桥经验”应不局限于矛盾纠纷化解的经验, 也不局限于政法综治领域的经验,而成为新时代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经验。

二、人大参与社会治理的理论基础和典型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撑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政治制度。” 参与社会治理是人大工作的题中之义,“枫桥经验”以及地方人大的实践探索, 也为人大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样本。

(一)依法行权:宪法和法律为人大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法理依据。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当成为社会治理创新的推动力,这是宪法和法律赋权, 具有当然的合法性。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可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障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也是人民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渠道。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群众行使国家权力,无疑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从人大代表的产生来看,基层人大代表直接来自于选民,参与社会治理是人民赋予代表的权力。从人大代表的职责来看,代表法规定,“代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听取、反映原选区选 民或者原选举单位的意见和要求。” 

(二)有位可为:人大代表的自身优势为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从政治角色来看,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细胞,是人民权力的受托 者和人民意志的表达者,也是推动政府依法行政的监督者;从社会角色来看, 人大代表是关注民生、反映民意的社会活动家,是群众的代理人,是民众利益的维护者。基于此,人大代表参与社会治理具有鲜明的优势:政治优势,代表的话语权和立场相对具有权威性,受到社会尊重群众信任,不偏离政治路线;联结优势,基层人大代表来源于人民群众,根植于人民群众,能够有效联结社会治理各主体,起到上下沟通的作用;监督优势,代表的批评意见和建议享有法律保障,能够发挥民主监督作用,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措施落实到位。

(三)现实需要:基层矛盾的多样性为人大代表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实践空间。当前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并呈现矛盾主体多元化、涉及领域广泛化、诉求反映方式激烈化、问题解决复杂化等特点。化解社会矛盾是一个系统工 程,涉及政策方针、资源分配、利益调整、行政执法、权利救济等诸多方面,需要人大发挥作用、主动参与、立足职权,推动民生问题解决和社会矛盾化解。人大代表了解基层社会矛盾的关键所在,也感同身受群众对社会发展的期盼;能够在联系群众过程中收集民情民意、及时掌握矛盾纠纷,也具有梳理意见、提出建议、调处纠纷、推动治理的能力和渠道;同时以较高的政治素质、法治意识、政策敏感,宣传、了解和监督法律、政策、措施的落实, 实现下情上达、上情下达,搭建民众与政府理性对话空间,督促政府积极作为,有效化解或钝化社会矛盾。

(四)创新驱动:参与社会治理为人大自身工作创新提供了重要路径。参与社会治理,传承发展“枫桥经验”,既是人大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合力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职责所在,也是人大工作自身不断创新的必然要求。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人大工作提供新动力,人大工作的创新也为参与社会治理探索新路径,为丰富“枫桥经验”注入新内涵,互相促进、相得益彰。一方面,通过参与社会治理,进一步探索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工作机制,促使人大代表深入群众、体察民情,提出促发展、惠民生的意见建议,为党委、 人大和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谋和依据;另一方面,通过参与社会治理,进一步扩大地方人大建言献策的民主渠道,实现对社会治理的指导和监督。

(五)“枫桥经验”:地方探索为人大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鲜活样板。人 大参与社会治理是一个不断认识、不断探索、不断深化的过程。“枫桥经验” 为人大书写新时代的社会治理篇章提供了鲜活的范本,其中蕴含的“以人民为中心”理念,落实到人大,就是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始终密切联系群众, 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坚持矛盾就地解决”原则,就是要求人大发 挥代表作用,以推动化解基层社会矛盾为己任,切实做到解民忧、纾民困、 暖民心;“共建共治共享”目标,就是要求人大依法履行职权,服从和服务于 社会治理工作大局,积极作为,贡献力量。近年来,一些地方人大积极探索 基层社会治理的人大作为,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发展创造了一些成功范例和地方经验。如深圳南山人大 2005 年试点设立月亮湾片区联络站,联络站当年成功化解垃圾焚烧发电厂选址矛盾,14 年来全区 24 个联络站为居民群 众办成 500 多件实事,以此为样板,深圳人大在全市建成社区联络站 239 个, 搭建 “街道人大代表之家--社区联络站--小区民情联络点”代表工作平台, 形成“代表活动月、代表议事会、代表问政会”代表活动品牌。


三、坪山人大坚持和发展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枫桥经验”的实践和探索 


坪山人大自 2017 年 1 月组建以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依法、高效、规范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积极、主动、创新发展“枫桥经验”, 发挥基层人大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优势和作用,在多个领域开展基层社会治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坪山实践,助力化解了一大批基层矛盾,推动解决了一大批民生问题,促进了法治坪山、和谐坪山、幸 福坪山、创新坪山建设,为推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贡献了坪山人大力量。坪山人大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做法引起广泛关注,先后有上海闵行、江苏昆山、黑龙江哈尔滨、广州越秀等地人大前来实地考察,广东省、深圳市人大多次在研讨会和理论研究刊物上推广“坪山经验”,深圳市基层人大创新案例研讨推进会将坪山作为会场之一。2019 年,坪山区率先创建成为“深圳市基层人大工作和建设示范区”;龙田街道人大工委被省人大常委会授予“广东省推进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先进集体”。

(一)标准建设代表联络站,夯实群众工作平台 

为在基层社会治理中贯彻群众路线,推动和服务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坪山人大将联络站打造成为参与社会治理的主阵地和了解基层民意的“探测仪”, 先行先试、规范标准、注重实效。一是实现街区联络站全覆盖。全区 6 个街道各设立中心联络站(人大代表之家),23 个社区各设立联络站,在全市率先实现联络站社区全覆盖,将代表依法履职、体察民意、参与社会治理的触角向社区延伸。二是出台联络站“基本规范”。系统提出坪山区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选址、建设、场所和空间配置、设施、标识等“硬件”标准,以及代表学习、接待、视察、调研、议事、述职、立法联系、建议交办等“软件” 标准。三是选聘联络员驻站。每个社区安排 1 名员额内专职工作者担任联络站专职联络员,负责联系居民群众、协助驻站代表工作及联络站日常管理等。

(二)规范召开代表议事会,多元化解民生难题 

为着力推动矛盾纠纷在基层化解,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坪山人大将“代表议事会”活动作为代表履职的规定动作,科学指导、规范运作、常态化开展,打造解决民生问题的“助推器”。一是规范议事程序。明确议题收集、确定、议事、跟踪、督办,以及结果公开等程序,实现议事活动的制度化,做到“三必”:议事会前必对问题现场调研,议事会上必请部门会商承办,议事会后必对事项跟踪督办。二是规定活动形式。活动频次,社区联络站年度“代表议事会”不少于 50 次;会议组织,各联络站可以单独组织召开“代表议事会”,也可以跨站、联站议事;议事主题,既可针对辖区各种民生突出问题综合性议事,也可以聚焦某一时期某一方面的共性问题专题议事。三是突出活动实效。坚持问题导向,致力推动解决民生难题,三年累计召开“代表议事会”124 场,参加代表 849 人次,推动解决教育、医疗、卫生、交通、水电路基础设施等民生热难点问题 893 件。如针对横岭塘片区停车难问题,人大 代表六联社区联络站站长领衔将这一民生难题提上代表议事会,提出解决建议,并跟踪督办,先后 7 次前往部门协调,最终推动临时停车场落地,为周边居民增加停车位 80 多个,有效化解了民怨。

(三)拓展人大监督新领域,践行区域综合治理 

为推动民生实事落到实处造福于民,推动解决代表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坪山人大积极介入基层社会治理工作链条,拓展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内涵。一是探索实施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代表全程介入式监督工作,建立政府征集项目(代表建议)-人代会差额票决(代表表决)-部门主导实施(代表 监督)-项目满意度测评(代表评议)的全链条监督机制。区一届人大四、五次会议各差额票决产生 20 项年度重点民生项目后,区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分组对重点民生项目跟踪监督,并在年底开展代表进行满意度测评,督促民生实事项目高效率、高质量落地。在此基础上,针对区政府在社区安排实施的 500 个左右“民生微实事”项目,区人大将监督链条向社区延伸,组织代表专项监督,参与项目的征集筛选、推动实施、结果评议三个环节。2019 年, 全区联络站召开“民生议政会”53 场,人大代表 140 余人次参与项目监督, 代表提议的民生微实事项目 98.6%以上入围。二是探索建立人大、检察、审 计等多方联动监督机制。区人大牵头,整合法律赋予人大、检察、审计的监 督手段,组织开展专项监督,实现信息共享、线索移送,推动问题整改落实。区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加强法律监督支持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决定》,区人 大法委区检察院联合制发《关于建立法律监督联动机制的实施办法》,区人大财委联合审计局制发《关于建立审计监督联动机制的实施办法》,推动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审计监督更有刚性、更具实效。

(四)探索履职监督新机制,督促落实主体责任 

为督促政府部门依法履行社会治理主体责任,落实基层社会治理政策措施,坪山人大探索实施国家机关组成人员履职监督,探索建立代表建议办理 百分制分段评价机制。一是创新开展履职监督。随机抽取区政府组成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分别作年度履职情况口头述职,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所有监督对象年度履职情况报告,并对区政府组成部门主要负责人年度履职情况进行述职评议。述职评议设优秀、良好、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五个等级共九个档次,每个档次对应一个分数值。测评结果与部门工作评议有机结合, 选取排名靠后的三个部门开展年度工作评议,出具评议意见,并对落实情况专题听取报告,形成监督工作闭环。二是创新建立代表建议办理评价机制。将承办单位的答复评价调整为答复和落实两个阶段评价,每个阶段细分成“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不同等次,设置不同分值,按答复评分占 40%、 办理落实评分占 60%计算总分。代表评价结果连同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报告、 督办情况报告作为下一年度区人代会参阅材料印发,纳入区年度绩效考核范 围。2019 年,168 件代表建议总体办理满意率达100%,其中终评得分100分 的 74 件,90-99 分的 69 件,80-89 分的 25 件,更科学、更客观地反映了代表建议办理实效。

(五)实现代表工作信息化,激活代表履职动力

为进一步激发代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主动性,更好发挥代表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监督“一府一委两院”工作的主体作用,坪山人大充分运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在全市率先推行代表履职积分登记制。一是建立积分机制。对代表参加会议、审议发言、提出建议、视察调研、走访接待、履职培训、建 议督办、参加议事会等履职活动,逐项量化,累计积分,登记造册,形成档案。二是设置积分标准。代表履职积分办法突出考“勤”和问“效”,积分内容、项目、分值设置以鼓励代表履职为导向,向推动解决民生问题倾斜。如代表每参加一次议事会积 5 分,在会上每领衔提出一个民生议题积 10 分,会 后每跟踪协调解决一个民生问题再积 15 分。三是优化登记手段。依托“坪山人大”官微手机端,开发代表履职积分登记信息系统,同时搭载代表跟踪落 实代表建议、在线发布活动通知等功能。四是定期公布积分。代表履职积分情况通过“坪山人大”官网、官微,以及社区联络站宣传栏分季度公布。实施代表履职积分登记制,有效激发了代表的履职热情。活动抢“位”、会场抢 “麦”成为代表履职工作常态。2019 年,全区人大代表进站履职 4758 人次, 总积分 27559 分,较上年分别增长 24.9%和 28.3%。


四、基层人大创新发展“枫桥经验”推动社会治理的思考和建议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这是新时代社会治理总体要求,体现了党领导下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是社会治理理念、治理体制和治理方式的重大创新,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纵观“枫桥经验”的产生和发展,可以看出,“枫桥经验” 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社会治理形势、理念、方式的成果,具有时代的典型性和先进性。同时,囿于五十多年前的时代局限性,特别是在基层区县人大尚未设立常委会、人大运行机制尚不健全的大背景下,人民在国家事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社会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民意的尊重收集表达、权力的监督制约等等,在“枫桥经验”中难免有忽视、弱化甚至缺失。进入新时代,置于社会治理这一时代主题和宏观视野,基层人大当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立足职权,主动作为,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应有的“人大力量”。

(一)坚持党的领导,在人大履职中严守政治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善于把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精髓,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不仅是“枫桥经验”历久弥新、长盛不衰的坚强保障,也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根本保证。实践证明,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首要的是科学把握和正确处理党和人大的关系,自觉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人大工作的重点环节,贯彻到助推社会治理的具体实践。一是在人大依法履职中体现党的领导,要善于把党的主张转变为国家的意志和人民的行动,使人大始终沿着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轨道良性运行。二是在人大参与社会治理实践中坚持党的领导,在民生微实事实施中,要坚持社区党委的主导地位,探索民生微实事项目代表票荐制;再如在用好代表联络站中,要主动将联络站置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体化”运作,既发挥好联络站自身优势,善于听取和忠实反映民声民意,也搭建好党和群众联系的桥梁,传递好党的声音。三是在人大调研中服务党的领导。要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和近期关注的社会治理重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人大职权优势和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形成有深度、有高度、有温度的调研报告,为党委决策提供人民视角的第一手材料。

(二)推动政府履责,在社会治理中增强监督刚性 

政府作为现代社会治理中的中坚力量,扮演着无可替代的主角。新时代 “枫桥经验”的关键,是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加强指导、统筹协调、把握重点、组织落实,实现 “善政”与“善治”。实践证明,依法行使好人大监督权,不断增强监督刚性,对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具有重要作用。创新履职监督民主测评和做实民生项目监督,是当前行之有效的两个 着力点。一是进一步优化民主测评工作机制。履职监督中引入民主测评机制, 建议抓好四个环节的工作:问卷调查,要科学设置调查对象,尤其要注重对社区群众和社会组织的选取;会议测评,既要让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前研阅测评报告,也可以安排被测评部门到会述职,并接受现场询问;结果运用,测评结果以适当方式向测评对象反馈,对于测评半数以上不满意、人大代表和 群众反映强烈的事项,实行跟踪监督。二是进一步抓实民生项目监督。建议从三个环节深化完善民生项目监督机制,增强监督刚性:民生实事姓“民”, 民生项目社会征集阶段,以代表联络站为依托,开展“民生实事代表提”主 题活动,确保民生项目最大程度接地气、贴民情、合民意。监督标准求“细”, 统一明确人大监督原则、方法、内容、标准,并针对具体项目提出具体操作实务,提高监督工作的专业性。监督手段要“实”,经人代会票决确定的年度民生项目须如期实施,经票决未能入选的项目原则上本年度不予实施,民生项目实施情况列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职监督范畴。

(三)参与民主协商,在基层议事中发挥代表作用 

基层治理中实行民主协商,有助于找到不同民意之间、群众意愿和政府 施政之间的最大公约数。新时代“枫桥经验”的要义,是群众的事情群众自 己决定,鼓励群众“说事、议事、主事”,做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实践证明,基层人大参与到民主协商的过程,不仅能够弥补普通公民在参与意识和政治参与能力方面的不足,使群众的正当利益诉求能够得到充分表达,同时也能够在决策层与社会、群众之间搭建沟通桥梁,将零散的群众心声愿望转化成系统性、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人大既要致力经营好自己的民生议事平台“代表议事会”,也要善于借力并积极介入居民议事会、乡贤参事会等平台,引导和鼓励代表在各种民主协商舞台担任重要角色。一是不断创新“代表议事会”治理形式。代表议事会天然具有民主协商的特性。建议探索建立常态化会议机制,形成定期召开会议与临时专题会议相结合的工作模式;探索实施代表领衔议题机制,形成“调研-提出-建议-督办-回访-评价” 的全链条;探索网上议事形式,提高议事效能,提升群众参与度。二是推选 代表常驻社区居民议事。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协商的意见》中提 到,“协商中应当重视吸纳威望高、办事公道的老党员、老干部、群众代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基层群团组织负责人、社会工作者参与。” 建议对每个社区居民议事会至少推选一名人大代表常驻会议,让代表在社会 治理中发挥更多作用。三是鼓励人大代表成为“新乡贤”。“新乡贤”与基层人大代表具有的特点存在较大的重合。人大代表的介入也有助于新乡贤构建起符合新时代的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建议支持和推动“乡贤治社”,帮助发展 “乡贤会”之类组织,倡导基层人大代表积极参加乡贤会,参与决策社区重大项目和重要事宜,努力发挥代表智力支撑作用。

(四)促进社会协同,在社会组织发展中依法主动作为 

社会协同是社会组织与政府、企业、社区以及社会组织自身的协同,是社会治理的新格局和新模式。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依托,在于凝聚和动员 社会各方力量,协同开展社会治理,形成强大合力。实践证明,社会组织为发动群众搭建了更多平台,有效促进了碎片治理向系统治理转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难免会遇到各种难题,需要人大主动介入,保障社会组织有序发展,激活社会组织的巨大潜力。一是促使政府履责到位,让政府主动作为、 高效作为,不仅要监督政府转移公共服务职能的质效和透明度,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工作的制度化建设,也要督促政府降低社会组织登记门槛,积极搭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平台,让社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有用武之地。二是纠正政府权力越位,监督公权力的依法运行,一方面要监督“政社分开”, 使社会组织与国家机关在人员、机构、场所、资产上等方面脱钩;另一方面 要监督政府的履职行为,避免政府直接介入社会组织运作、干预管理事务。三是促使社会组织回归本位,发挥人大代表在社会组织中的骨干和示范作用, 引导社会组织积极投身社会治理,确保社会组织发挥作用。

(五)加强公众参与,在联络站运行中密切联系群众 

公众参与是人民民主的体现,是发展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基础,在于广泛引入公众参与, 依靠和发动群众,这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始终要坚持的原则。实践证明,建好、管好、用好人大代表联络站,让居民群众通过联络站走上基层社会治理的舞台,真正成为社会治理的主体。建议从三个方面创新联络站建设:一是增设专门联络站,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人流量较大的地点设置专门的代表联络站,方便群众就近联系代表,如联络站进驻行政服务大厅,既有助于化解群众办事过程中产生的矛盾纠纷,同时督促各职能部门依法行政、尽职履责、服务群众,重塑营商环境。联络站还可以进驻专业市场、旅游风景区、广场、交通枢纽站点等,并根据地域、行业、人群特点,由专业代表小组驻站。二是推广网上联络站,实现联络站“不打烊”、接待群众“全天候”、反 映问题“无障碍”。三是设立流动联络站,走出定点联络站“门难找、人很少” 的窘境,变静态为动态,变被动为主动,通过进学校、进企业、进养老机构,打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代表多走几步,让群众少走一步,从而让代表与选民“零距离”,保障公众更多参与社会治理。

(六)强化法治建设,在保障宪法法律实施中履行人大职权 

良法善治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境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点,是加强法治建设,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社会治理中的矛盾和问题,以法治来保障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实践证明,基层人大要推动社会治理法治化,就要依法行使好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通过实施执法检查、参与地方立法和加强普法宣传等方式推进法治建设,让法治全面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全过程。一是扎实做好执法检查,首先在现场检查环节下功夫,坚持真检实查,也要在督促整改环节下功夫,做到真督实改。二是更多参与地方立法,一方面积极提出立法建议,充分利用专题调研、代表视察、执法检查等活动发现立法线索,从代表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提交的议案和批评、意见、建议中发现问题;另一方面主动参与立法调研,做实基层立法联系点,让广大群众关注立法、信任人大、勇于表达。三是主动担当普法宣传,一方面人大要加强对普法工 作的监督,将普法工作列入年度监督工作计划。另一方面人大代表要带头弘 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探索实行人大代表候选人法律知识考评制度。

(七)夯实科技支撑,在代表履职中务求精准高效 

互联网时代,以大数据为代表的科学技术成为促进社会治理体系创新的风口和契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动力,在于科技创新,通过大数据为“枫 桥经验”赋能,在社会治理中更高效、精准地发挥作用。实践证明,大数据是“现代社会的新石油”,智慧人大建设大有可为。一是助力精准调研,利用大数据技术汇总多维度信息,分类甄别和科学量化舆情民意,使人大的决议决定更加精准、更合乎民意、更具公信力。二是推动社会“智”理,探索以人大官网、政府在线为依托,建立代表反映问题和政务服务互动工作机制,鼓励代表对身边的民生问题“随手拍、随地传、随时查”。联合政务服务部门通过收集到的大数据定期开展分析研判,对群众意见大、长期难解决、落实不到位的突出问题,持续跟踪督办。三是提供专业支撑,数字化管理代表履职信息、激发代表履职热情,并通过横向、纵向“数据”分析,深度挖掘代表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所包含的信息,使之成为本级国家机关决策的重要参考。新时代的“枫桥经验”是在具体实践中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经验,包括坪山人大在内的各地基层人大也用自身在助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的地方实践深刻诠释和充实丰富“枫桥经验”的内涵。可以展望,各地基层人大将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顺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洪流,立足人大职权,勇于担当探索,从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各个角度切入,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努力将“枫桥经验” 内化成顺应时代特征、符合本地实际的典型样本,合力谱写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篇章。


来源:广东人大网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