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培训
班级动态
培训专题
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
联系方式
 
班级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培训 >> 班级动态
忠实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助推绍兴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4-03-01 08:51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办公室(党校工作处)字号:[ ]


编者按:

近期,省委党校2023级工商管理在职研究生班学员,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课堂所学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了一系列高质量的调研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资国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作出的系列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是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引领国资国企工作的根本遵循和源头活水。绍兴国资国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的新使命新任务,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充分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和战略支撑作用,努力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

(一)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

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决定国有企业的使命和任务,要知道做什么、怎么做,首先要明白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

2016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明确指出了国有企业的基本功能和政治属性、社会属性、经济属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制度保障,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发展国有经济重要论述从制度层面突出强调了国有经济对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核心地位和支撑作用,《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坚持公有制经济不动摇和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动摇是巩固党的领导、保障人民共享发展福利的制度性保障,亦是社会主义制度强有力的支柱”。国有企业是党和国家实现经济职能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实现现代化,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利益实现的力量源泉,既要当好“压舱石”“稳定器”,也要当好“排头兵”“先锋队”。

(二)国有企业的使命任务

2021年,《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支持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以国资国企改革与发展进程中实践为蓝本,逐渐演化总结,明确提出了国资国企实现“三做”“五力”的目标理念。改革早期重点强调国有经济主导地位和带动作用,聚焦国有经济的“三力”: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三力”变为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到了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又加上抗风险能力变为“四力”;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国有经济“创新力”提出更高要求,自此国有经济“五力”的发展目标不断深化,全面体现了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国有企业的新使命任务。

2023年4月,二十届中央深改委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国有经济管理有力支持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意见》,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再次强调国有经济在新时代所担负的重大使命和任务,“从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出发,完善国有经济安全责任、质量结构、资产和企业管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构建顶层统筹、权责明确、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国有经济管理体系”。

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国资国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当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国资央企工作的总目标、总原则、总要求。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用好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两个途径”,均衡发展好“五力”,更好地履行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实现政治属性、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的有机统一。

二、绍兴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实践

近年来,绍兴国资国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聚力三个“一号工程”、十项重大工程等中心工作,紧扣“五创图强、四进争先”部署要求,努力承担好责任、发挥好功能、发展好企业,以谋划实施新一轮国资国企做强做优做大行动为牵引,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着力提高国资监管和服务保障水平,全力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一)聚焦重大战略主责主业,充分发挥国企战略支撑功能

找准新时代国资国企的“位”与“责”,办大事、算大账、保大局。一是围绕中心强化顶层设计。巩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经验成果,对标建设一流企业目标,制定出台《绍兴市国资国企做强做优做大实施方案(2023—2025年)》,计划通过三年努力,实现发展质量、资本布局、体制机制、创新实力、党建水平五方面新跃升。二是坚定有力推动项目建设。切实强化稳增长稳投资措施,加强规划牵引和动态监测,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石,柯诸高速、市区智慧快速路、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古城项目群等一批重要项目有序推进。三是银企合作加大金融支持。先后推动市管企业与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达成战略合作,2023年国有企业重大项目银企对接会推动17个项目现场签约,融资授信475亿元。四是积极有为助力共同富裕。深入实施《市管企业“一企一策”助力共富行动实施方案》,9家市管企业落实帮促共富项目10个,黄酒集团在新昌组建成立“京生爱酒”强村公司,文旅集团在嵊州携手共建温泉湖村旅游项目,产业集团在新昌结对成立建筑周转材料租赁项目公司等,初步搭建起从“输血”到“造血”再“活血”的帮促平台。五是服务保障彰显国企担当。推动市管企业全力保障供水、供气、交通、能源等领域正常运转。高质量建设棒(垒)球体育文化中心、古城北入口、北纬30°展示馆、杭州湾会计学苑等20余个亚运配套项目,组建500余人志愿者队伍,直接参与亚运服务保障达2.6万余人次。

(二)聚焦转型升级重塑变革,持续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着力促转型、调结构、优布局、强发展。一是产业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持续深化国有资产整合重组,完成部分市管企业管理体制调整,组建市投资发展公司。主责主业提质升级,市城投集团联合浙江建工、浙江交建合资组建施工企业并取得房建一级、市政一级资质,市交投集团获批道路养护甲级资质,国有企业主营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展,产业链进一步延伸。二是资产清理盘活力度进一步加大。会同市财政局成功申报省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试点,进一步强化存量资产盘活摸排力度,系统推进权证补办、资产证券化、低效无效资产等存量资产盘活工作。三是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实施市管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建立科技创新考核体系,组织召开市管企业创新工作推进会,建立15家重点创新或制造类子企业培育库,重抓创新载体培育和研发经费投入,推动国有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研发投入快速增长。今年以来,新增创建市级以上创新(企业)平台13家,完成各类专利授权84项,获得创新奖项15项,发布各类标准13项。四是资本运作步伐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基础设施REITs培育申报梯队逐步建立,市原水集团组建涉水资产REITs平台稳步推进,市城投集团经营性物业CMBN项目成功发行。

(三)聚焦改革攻坚机制焕新,全面提高企业活力运营效率

聚焦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公司治理和市场化经营机制更加健全完善。一是稳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在满足国资监管合规性要求的同时充分焕发企业市场化活力,出台《绍兴市管相对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差异化管控实施意见》,“一企一策”在市管企业下属3家子企业开展差异化管控试点,促进相对控股混改企业长效、健康、持续发展。二是优化业绩考核和薪酬激励机制。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积极推进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绩效和党的建设有机统一,规范实施市属企业综合考核。三是推进国企数字化改革。抓住信创改造有利时机,完成“国资云”部署。深入推进“数智国资平台”运维应用,加快对接国有企业各项数据,发挥平台分析监测作用。推动市管企业发展数字经济产业,市城投集团聚焦智能驾驶、路网智慧工程、信创建设、数字治理等领域加快拓展业务。市国资运营公司利用产权交易资源禀赋,探索建立数据交易中心,打造具有绍兴特色产权要素资源交易平台。

三、绍兴国资国企管理存在的问题思考

绍兴国有企业改革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和实效,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国有资本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

国有企业缺乏高质量发展支撑,功能类企业资产占比过高,资产收益水平和经营效益有待提升,战略性产业新兴产业培育不足,聚焦主责主业还需加强,对重要行业关键领域的控制力需要强化提升。

(二)国资国企改革还应进一步深化

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推进三项制度改革等一些重点任务还需持续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效还需不断增强,国有企业发展活力动力还需进一步激发。

(三)国有企业内控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

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机制有待优化更新,应当与企业发展规模、业务范围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两会一层”和内设机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和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尚未有效实施,风险防控和应对处置能力需要不断加强。

四、助推绍兴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一)重项目、优布局,践行重大战略重要职责

充分发挥项目投资、基金投资引领作用,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壮大数字经济,推动百度研发大厦、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分布式光伏发电、高端康养等项目落地见效。持续发力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动轨道交通二期、智慧快速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谋划生成一批“乘数效应”强、牵引作用大的新项目。全力以赴扛起社会责任,引导国企继续带头做好降本减负、助企纾困、共同富裕等工作,探索推进国企民营、市县国资国企协同发展,支持国有资本和优质创新型民营企业合作,推动“国民共进”,促进国企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二)增效益、健体魄,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水平

创新驱动加速产业升级,深入开展国有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探索支持国资国企专精特新发展的政策举措,强化科技创新考核引导,推动资源要素向创新型企业集聚。强力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按照国家、省新一轮国企改革攻坚深化提升行动部署,结合我市国资国企做强做优做大工作要求,制定年度重点任务清单,高标准抓好落实。

(三)抓监管、控风险,完善综合监督机制

坚持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将“党建入章”“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等制度落实到基层,组织开展“党委前置讨论研究重大事项工作”试点,进一步优化党委前置研究事项清单。加强国企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构建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闭环的全过程风险管控机制,瞄准经营投资决策重点风险领域开展自查自纠和专项检查审计。推动国资监管加快“数智化”,持续推进“数智国资平台”数据归集与应用,建立企业间、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机制。

五、结语

伟大思想引领伟大事业,伟大事业成就伟大梦想。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常读常新、常学常悟、常用常进的过程。面对全球经济企稳回升的战略机遇期、使命任务协同推进的红利叠加期、发展动能层次变革的瓶颈突破期、共同富裕新题难题的破题深化期和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加快实现期,国资国企应切实扛起责任,抓好贯彻落实,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把国有企业改革向纵深推进,更好地履行新时代新征程国资国企的新使命,为打造“重要窗口”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篇章作出绍兴贡献。

(作者系省委党校2023级工商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班第二调研小组)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