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下午,年轻干部二班举行主题为“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的学习沙龙活动。全体年轻干部二班学员参加。这是年轻干部二班“党章党规党纪”专题教学课程模块的重要内容,旨在于通过党章学习培训与党规党纪特别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教育引导年轻党员干部自觉尊崇党章、模范践行党章、忠诚捍卫党章,认真履行党员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同时引导我们年轻干部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学员观看警示教育视频
学员分组研讨
学员代表发言交流
部分学员发言精选:
第一组 陈璋(市供销总社政治处科员)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作为青年干部,我们的政治生涯才刚刚起步。万事开头难,如何走好这第一步,我认为关键就是要做到坚定理想信念、守住廉洁底线。党纪法规是组织对我们的刚性约束,理想信念则是我们自我树立的坚守廉洁自律的精神支柱。当下,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同时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将反面案例与正面教育相结合,始终将群众利益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党员干部不是生活在无菌的“真空世界”,但“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我们不仅要苦练干事创业的本领,更要苦修自身拒腐防变的能力,唯有“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才能无惧诱惑,不忘初心,走出一条无愧祖国、不负人民的康庄之路。
李雪(上虞区丰惠镇社会事务办副主任)
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都是说心中要清楚界限在哪里,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一旦跨越就可能会发生质的变化。党员、干部要想不越过这个界限,就要做到“慎微”。量变会引起质变。现实中很多贪官就是从吃一点喝一点开始走向堕落的。细微之事反映党性、原则与人格。党员、干部要在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我。自古我们的先贤就倡导慎微,白居易做了三年杭州刺史,离任之际拿了山上两块石头作纪念,还怕这两块石头伤了他的清名,着实令人敬佩。当代亦是如此,做到慎微,方显党员、干部本色。
第二组 沈昊峰(市检察院公诉部科员)
同样是国家工作人员,为什么有人恪守信念,廉洁从政,一心为民,而有人却违法承诺,腐化堕落,背叛人民?只有回答了上述问题,对腐败原因进行分析,才能有效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对症下药。通过贪腐人员的忏悔书进行系统剖析,发现主观原因是私欲恶性膨胀,信仰缺失,精神迷茫,进而导致丧失了法律底线;客观上首先是权利失控,制度笼子疏漏,给以权谋私提供了机会。其次就是不良环境的腐蚀,随波逐流,沾染了浮躁、奢侈之风。我们将腐败的细节放大,无非就是这样一个过程,所以公平公正公开才是党员干部从政路上的致胜法宝。
王美佳(市中级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选调生)
知敬畏,就要心有“敬”字。党员干部必须敬畏党纪国法,思想上始终绷紧这根弦,行动上自觉遵守,严格依法办事、廉洁从政。存戒惧,就要心有“怕”字,心有所惧,才能行有所规。党员干部要经常对照党纪党规,自我反省、自我检视,经常用反面典型事例警示自己,使自己的言行遵规守矩。守底线,就要心有“守”字。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底线意识,时刻牢记越过底线的严重后果,始终警醒自己坚守底线。党员干部只有自觉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才能站得稳、行得远。
第三组 董姝丹(柯桥区委政法委党支部专职副书记)
我从三个词语入手,来谈谈对自己这期主题的想法。第一个词语是“代价”。我身边有一些贪污腐败的案例发生,我切切实实感受到涉案人员的家人在事后长时间内承受的种种压力和艰辛。为了一时的贪欲和享乐,却给父母、妻子、儿女造成了永远的伤痛,自己也失去了自由,那些曾经追求的钱、权、名誉,也在顷刻间灰飞烟灭……想想,真的值得吗?第二个词语是“麻木”。我们大部分同学从群众中来,也有着一颗心系群众的柔软的心。但是久而久之,随着与普通群众的接触越来越少,跟公务员特别是一些怠惰的或有优越感有官僚气息的老同志接触久了,就容易相互影响,沾染一些不好的习性,思想也出现偏差,如同温水煮青蛙一样,不知不觉就麻木了。我们要时刻警惕这种麻木。第三个词语是“初心”。我们每位同学都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对自己有一定的要求,心中有一根衡量自己工作和为人处事的尺子,多多少少也都会想着能为群众、为社会、为国家做点什么。但是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以后呢,我们还能保持现在的初心吗?希望我们永远不忘记初心,永远不忘记群众,永远不被权力和金钱所奴役!
朱越风(诸暨市东白湖镇党政办主任)
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这是新时代党对党员干部的新要求,也是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的新时代纪律要求。这九个字不能仅仅作为口号停留在嘴上,要刻于心,践于行。一是心存敬畏。古人说: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党员干部一定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之感,要对法律心存敬畏,慎独慎初慎微,勤于自省。要对人民群众心存敬畏,把维护群众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二是心存戒惧。作为党员干部,要时刻紧绷廉洁自律这根弦,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要以对组织高度负责的态度干好每一件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三是心存底线。党员干部要树立底线思维,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官。要守住做事的底线,现在工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要履职尽责,敢于担当,保持韧劲,善始善终。要守住自己的底线,坚持用制度、按程序、依法律来作决策、办事情、搞服务,坚决不越底线、不踩红线。
“举头三尺有纲纪”。党员干部要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把讲纪律、守规矩作为一种责任、一种习惯,干净干事、勇于担当,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四组 魏顾郎郎(上虞区谢塘镇团委书记)
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这是新时代党对党员干部的新要求,也是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的新时代纪律要求。作为一名党的干部,趁年轻我们应通过大量学习来汲取“营养”,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不断打磨心中的“戒尺”,使其始终保持“光亮”,时时提醒自己无论身居何职,拥有何种权利,都要明辨是非、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一切以人民为中心。只有这样,才能用铿锵的步伐在人生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王佳(市文广旅游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科员)
知敬畏:敬畏之心,是自律的开端。八字桥历史街区河埠头事件,街道社区用绿化箱将河埠头入口围起来,短时内阻止了居民在河中洗涤,却也把人民放在了工作的对立面而非服务的对象,忘记了权力的来源是人民群众。
存戒惧:面对诱惑要存警惕畏惧之心。包拯在还没考中进士前,坚决拒绝家乡财主请吃的故事告诫我们,不是要到功成名就后才开始心存戒惧,而要在一开始就要坚定信念,加强党性和自身品格的锤炼,不被眼前利益所迷惑。
守底线:底线就是党纪国法和心中的道德准则。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在项目审批过程中,坚守法律底线和应对各界的施压之间,最终我们还是严守了法律的底线,同时在程序的过程中积极地配合企业优化方案,帮助他们尽快通过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