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是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时发表的一篇重要讲话,全文收录于《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这篇重要文献系统回顾了新时代党领导脱贫攻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刻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脱贫攻坚的宝贵经验与科学认识,分析提出了新时期党领导干群巩固脱贫成果的具体方法,为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减贫道路提供了根本遵循。 脱贫攻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基础,是走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步。习近平总书记在这篇重要文献中明确强调:“八年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反贫困工作领域深层次矛盾和风险的战略把控。 新时代党领导脱贫攻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一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夯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提升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指挥下,中国共产党人披星戴月、栉风沐雨,战斗在脱贫一线,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取得脱贫工作历史性成就: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全部得到解决,绝对贫困得到消除,近一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任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创造了条件。 二是为提升脱贫地区人民群众精神力量打通关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推进”。脱贫攻坚伟大斗争中,党坚持精神扶贫与物质扶贫齐头并进,艰苦奋斗、勤能致富等先进思想和理念在脱贫地区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脱贫地区人民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三是为全球减贫治理理论与实践提供中国思路。全球贫困状况并不乐观,扶贫是全人类的共识、减贫是全人类的祈盼、脱贫是全人类的事业,消除贫困正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议题和内容。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部分地区充斥着示威游行、抢劫暴乱、战乱分裂,归根结底是普遍贫困和分配失衡引发的全球治理困境。我国提前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为世界减贫治理理论与实践提供了宝贵的中国样本。 党领导脱贫攻坚取得伟大胜利的宝贵经验 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东南西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有了党的坚强领导,百万脱贫干部和千万贫困群众就有了众志成城的“主心骨”、同心合力的“方向标”。在中国,脱贫攻坚之所以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伟大成就,依靠的是党的坚强领导,依靠的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依靠的是脱贫干部与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记人民群众始终是创造历史的英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刻指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老百姓的幸福安康大于一切。以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为内涵的脱贫攻坚,生动诠释了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了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三是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突出特征,是我们党在面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时无所畏惧的底气和魄力。在脱贫攻坚战中,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共同理想、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向贫困发起战斗。全党全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智往一处谋,拧成“一股绳”、形成“一盘棋”,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 新时代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必由之路 一是坚持党对巩固脱贫成果的绝对领导。脱贫摘帽不是终点,当前我国仍然存在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要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依然道阻且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是一场持久战,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领导下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从根本上、长远上巩固脱贫攻坚既有成果。 二是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当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还不够高,东西部发展仍然存在差距。东部发达地区要积极探索更高效的帮扶路径,持续推进东部先进产业向西部梯度转移,推动东部各项优质资源向西部倾斜,实现产业互补、人员互动、理念互通、发展互鉴。要努力拔高中西部地区发展势头,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不断巩固西部地区脱贫成果。 三是持续推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关键在农村。无论何时都要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巩固和完善农村各项基本经营制度。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探索农、商、文、旅相结合的共富模式。不断创新发展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减贫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