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是驱动党校事业发展的基础,其不仅为教学品质提升注入创新动能,同时也构成了理论体系革新的实践源泉,更是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构建了智库支撑平台。新昌县委党校始终坚持党校姓党,践行“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初心,大力推进科研工作创新发展。 一、坚持体系化建设——优化顶层设计,构建科研生态。一方面,高度重视制度集成,围绕打造“高端智库”,建设“红色学府”,形成一套囊括科研管理与激励制度、学术道德规范制度、调查研究制度、学科组培育与教研咨一体化发展制度等较为完整的科研制度体系,有效落实教研专项经费。另一方面,在年初制定教师个人教研咨年度目标考核细则,围绕教学、科研、咨政、带班工作制定基础工作量目标,旨在鼓励青年教师紧盯党校主业主责,全方位参与教研咨工作,在多赛道上产出高质量成果。2024年初,新昌县委党校首次获得“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科研工作优秀奖”。 二、坚持协同化创新——搭建成长联盟,激发创新活力。树牢“一盘棋”思想,注重团队协同、平台协同和学员协同。创新团队矩阵,成立青年成长联盟并跨学科常态化定期开展集中攻关和课题培育。协同省市县平台,抓住课题征文关键时间节点,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参加省市党校、社科联学术活动,助力教师锚定课题选题大方向,连续两年实现省委党校课题立项率100%。努力探索学员协同新机制,深挖中青班、年轻干部班和选调生班等特色班次学员潜力,完善与学员联合写决策咨询研究模式,2024年联合中青班学员形成的决策参阅件批示率达100%。 三、坚持链条化产出——蹲点深挖调研,深度链接县情。在密切联系省市县中心工作基础上,组织教师赴经信局、科技局、生态环境局等部门蹲点调研,聚焦现实中“真问题”,以高质量成果为导向,实现链条化产出路径。一方面,在成果转化效能上下功夫,2025年以来,1篇论文在CSSCI刊物《华东经济管理》发表,1篇论文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发表。另一方面,在转化应用上求实效,加强与县委县政府决策部门沟通,及时报送相关科研成果。每年与政府部门合作课题达15项以上,积极探索出一条县情“出题”、政府“选题”、联合“答题”的“揭榜挂帅”新路径。此外,我校教师撰写的《青年需求视角下精致花园城市建设》一文,继获县委书记、县长等县主要领导肯定批示后,由发改局、团县委牵头制定出台了《新昌县服务青年整体解决方案》,实现了决策参阅部分成果实质性转化。 
下一步,新昌县委党校将围绕“打造区域性新型智库”目标持续发力,力争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实现成果突破,为县域高质量发展贡献党校智慧。
|